正愁四月没得更,喜闻周末发信号。空间站真乃雪中送炭啊
老早听说上周末(2019 年 4 月 13 日 - 14 日)会有新的 ISS SSTV 活动,因为上一次遇到 SSTV 活动时刚巧我只带了原装的橡胶天线,接收体验极差,啥都没接到,而这次活动的时间刚好安排在周末,我的八木天线都在家,所以可以好好的耍一番了。所谓 ISS 的 SSTV 活动,就是国际空间站通常会不定期利用它上面的业余无线电载荷发送一些 SSTV(慢扫描电视)的信号,无线电爱好者可以在 ISS 过境时尝试接收解码,是个挺有意思的东西。慢扫描电视是早年间在业余无线电中的一种技术,他通过音频将静态图片编码,之后音频可以经过调制后转化成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其他人收到后可以解码并看到发送的内容。详细的内容我就不多说了,请大家移步谷歌搜索吧。
说到接收,那自然是要有合适的天线。
天线
这次接收用的天线原本打算用 VHF 的八木天线,但是可能是我的手台灵敏度不够,或者天线本身有毛病,我用 VHF 天线压根啥啥啥都收不到。由于北京这边少有使用 VHF 波段通信的,所以我以首都机场塔台信号进行测试,我的 VHF 天线压根听不到机场,而 UHF 天线倒是挺好使,因此就使用了 UHF 天线。关于天线这一块我不大明白,买了一本天线手册还在啃,我觉得多半问题应该不在天线上,可能在我这方面。但是不管怎样,这次为了万无一失,我还是使用了 UHF 天线。之后如果增加了其他设备的话可能会考虑并列测试一下 VHF 和 UHF 天线的接受效果。
设备
这次的无线电台只有一个,是我的想买 FT1DRX 却被告知停产只得无可奈何的退而求其次买下来的八重洲 FT70DR。虽然手头上有一台 Hack RF One,但是它和 Windows 的兼容性不是特别好,所以就没有采用。
关于音频信号的处理,我买了一根 CT-44 转接线将手台的音频输出到电脑的麦克风插口,使用 Adobe Audition 进行录音,同时使用 MMSSTV 和 RX-SSTV 进行解码。空间站本次下传 SSTV 信号所使用的模式是 PD120.
另外关于 ISS 的追踪,我在电脑上使用的是 Orbitron,安卓手机上使用的是 ISS Detector。另外对于追踪过程中还是手机 app 比较方便,可以通过对比手机的姿态得到天线的正确指向。最后来一张照片吧:
接收成果
这次一共收到了三张图。可能是我高度不够。我的地理位置可以近似看成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附近,这附近都是平方,我在平方房顶接收,西南面有一个二层楼高的很结实的钢筋贼多的教学楼,因而经过这个方向的过境对我来说基本上就收不到什么信号,而加之这次看大家都在反应信号强度很高,而话音却很弱,我收到的信号混杂着大量的噪声,一方面是电脑录音的底噪,另一方面就是手台本身接收到的底噪,这俩放一块儿什么效果,列为看下面的图就完事了。(下面的图是引用的我提交的链接,因此若未正常加载,请检查您的网络连接,或者可能是他们的服务器出问题了(极小可能))
对应的,这是其他大佬接收到的图片。
来自 IK1SLD
来自 S56PLB
来自 LW9ETD
这相比之下,我可是太菜了
总结
总的来说我觉得其实还算不错,毕竟还是收到了,总比啥都没有强。在将收到的图片提交到指定的地方之后还可以申请一个证书,证明你参与了活动并收到了图片,虽然实际没啥用途,但是我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如下:
- 全文完 -

【随便写写】 53 & 简记初次接收空间站下发的 SSTV 信号 由 天空 Blond 采用 知识共享 署名 - 非商业性使用 - 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本许可协议授权之外的使用权限可以从 https://skyblond.info/about.html 处获得。
三张图,不忍直视奥 @(捂嘴笑)
是是是 @(不高兴)
嘿嘿 邮件格式很漂亮哦!
嘿嘿 您过奖
我好弱啊 #(小怒)
太强了
wsl 2333